这是一张完全手工拼接出来的全景图:
多数情况,拍摄严谨并正确的照片,均是以自动拼接完成。可是有时的例外确实让人用之不成,弃之不舍。
“冲洗”出来之后,导入PTgui,点击“对准图像”,
悲剧了......是这样的结果:
去除天空再拼,再点击“对准图像”,
还是悲剧......是这样的结果:
分析:整组图片是用Canon 6D+Sigma 8mm Fisheye镜头所拍。水平四张加垂直天地,共六张图片。场景是一个足球场,机位设于球场正中发球点,拍摄方向基本上遵行正南正北,即以球场四周的边线正中为拍摄方向,90度一张。这样的结果是,第一与第三图基本相同(参看图二),第二与第四图基本相同(参看图四),天空几乎没有参考点。每张照片的右边还有云台横臂的尾端占据了一小块(后经询问是因为节点调节所至)。
推断:1、由于水平方向的四张照片两两“相同”,拼接软件识别有些困难。如果能以球场对角线去拍摄,或许可以解决识别问题;2、镜头右边的横臂尾端是拼接软件最容易识别的影像,但可惜这是固定点,如果以这点去识别,所有照片都会挤到一起。所以,拼接软件难以识别控制点是关键因素。
结论:自动拼接不太可能成功时,只有手动来拼了。由于水平方向只有四张,于是想到按四分之一来平均分布这四张照片,当然,手工操作不可能精准,大概即可。
做法:见证奇迹的时刻......
1、先导入第一、第二两张图,
手工平移第二图到大约四分之一处;
2、再导入第三张图,
同样手工平移第三图到大约四分之二处;
3、再导入第四张图,
手工平移第四图到大约四分之三处;
于是,得到这样的大概图:
以上步骤也可以这样:先导入第一、第三图,完了把第三图平移到最边缘的位置,再导入第二图,平移到1-3之间,第四图同理平移到3-0之间。
至此,全景图基本形成。只是没有精确对准,而要想精确对准,就需要手工“打点”了(此处的“打点”并非央八规里限制的那种“打点”哈!),如图12~图15,凡是相邻二图都打上“至少三点”。
0-1之间
1-2之间
2-3之间
3-0之间
之后直接进入优化器进行优化,不需要更改任何设置,直接往“运行优化器”那戳!
嘿嘿,得到一个“很好的”全景图了:
圆形鱼眼镜头拍摄的图片有时是不需要“天片”的,但这组图例外:
细看之下,这组照片的天空似乎有“天光”(原因你懂的)?再仔细查看天空那张原始图片,其包含的细节在其他图片中还没有。所以这组图的天不得不要,于是再导入“天”片:
手工转动到一个基本合适的位置(这组照片的“天片”对准不需要太严格,大概不出格即可):
利用蒙板,保留天空中有细节的部分:
现在的结果已经基本满意了:
调整回水平状态,直到灯柱垂直,二边球门等高度(因为是在发球点拍的)
完成,出图(结果有些灰暗)
调色,拉拉曲线,增加亮度,调整对比度,考虑到天空有云层,又是夕阳西下之时(我最喜欢这个时刻),就自由发挥调暖些吧,PS调色手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,这里只是随意调整了一下,用以说明最终成果:不知道这算不算挑战成功了?地片没有用到,因为补地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,可参考坛中很多高手对补地的专论。
总结:有时候,看似不可能的事情,实际上是可能的。手工拼接并非适合所有情况,在这里只是一个特例,但掌握手工拼接往往可以挽救一组报废的照片。